霜降 | 天上繁霜降,人間秋色瀏覽數:28次
![]() 10月23日,霜降到來。 霜降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八個節氣,也是秋季的最后一個節氣。霜降以后,氣溫驟降,晝夜溫差增大,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言:“九月中,氣肅而凝,露結為霜矣”。 ![]() ![]() 此時,中國黃河流域樹葉枯黃,落葉紛飛,千里沃野上,一片銀色冰晶熠熠閃光。 驛內侵斜月, 溪橋度晚霜。 —呂本中(宋)?《南歌子·旅思》 枯草霜花白, 寒窗月影新。 —陸游(宋)?《霜月》 ![]() 古人將霜降分為三候:“一候豺乃祭獸。”這個時節,豺狼開始捕獲獵物準備過冬了。 “二候草木黃落。”樹葉的生命走到了盡頭,紛紛掉落。 “三候蟄蟲咸俯。”蟄伏的蟲子進入了冬眠的狀態,在自己的洞中不動也不食。 ![]() 霜降之時,在五行中屬土,根據中醫養生學的觀點,應以淡補為原則,并且要補血氣以養胃。霜降之時,早晚溫差大,秋燥明顯,因此還應注意防秋燥、防秋郁、防寒,多吃滋陰潤燥之物。 天熱去燥,天冷養肺,就喝原果熬制冰峰酸梅湯 山楂性溫,歸脾 、胃、肝經,烏梅性平,歸肝、脾、肺、大腸經,這兩者可以幫助健脾養胃;而甘草亦有著益氣補中,潤肺止咳,清熱解毒,調和藥性之功效。由這三者為原料精心熬制出來的酸梅湯,對于防秋燥有著顯著的作用。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養生,是根據季節變化做出的飲食及生活行為的調整,很多地方在霜降之時有吃柿子的習俗,不僅僅因為過了霜以后的柿子更甜,更因為當地人認為柿子有著防秋燥、御寒、補筋骨的作用。 除此之外,霜降時節還有賞菊、登高遠眺、進補的習俗,這些習俗背后都蘊藏著人們樸素的生活觀。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不同時節的不同習俗都承載著人們對于生活的熱愛,對自然與生命的敬畏。天地萬物,各有其時,各循其律,大自然就這樣互為孕育,生生不息,愿我們都能在此中領悟生命的奧義,珍惜美好時光,不斷充實自己,帶著夢想與希望不斷前行.....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