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陽佳節
重陽節,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,節期在每年農歷九月初九日。重陽節源自天象崇拜,起始于上古,普及于西漢,鼎盛于唐代以后。
《易經》將“六”定義為陰數,“九”定義為陽數,而九月九日是陰陽兩九相重之日,因此得名重陽或重九。九九重陽因與“久久”同音,寓意著長久長壽,加上秋季是一年收獲的黃金季節,因此人們歷來對重陽節有著特殊的感情。
今天的重陽節被賦予了新的含義。在1989年,我國將每年的九月九日定為老人節,把傳統與現代巧妙地結合在一起,成為尊老、敬老、愛老、助老的老年人的節日。
重陽習俗
登高
賞菊飲酒
金秋九月,正是菊花盛放的時節。魏晉以來,重陽聚會飲酒、賞菊賦詩已成為時尚。酒在古代被認為有驅災祈福的作用,是重陽節必備的吉祥之物。
今又重陽,來一杯醬香醇厚的大秦沁醬,品味歲月的綿長。秋意漸濃,飲酒不僅可以驅走寒冷,還可以促進新陳代謝。重陽佳節,無論是作為敬老之禮還是聚餐之品,都是不二佳選。
吃重陽糕
據歷史文獻記載,重陽糕又被稱為花糕、菊糕、五色糕,其制作并無固定的法則,相對較為隨意。在每年農歷九月九日早晨,人們會用片糕輕輕敷在兒女的額頭,同時口中祈禱著子女事事順利,這就是古人重陽制糕的本意。
時值深秋,軟糯香甜的重陽糕若配上一杯暖熱的冰峰茯茶,不僅是一場味覺的絕佳享受,更是傳統文化的全新碰撞,是“吉祥”與“健康”的美好邂逅。
重
陽
糕
插茱萸
王維有詩作《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》:遙知兄弟登高處,遍插茱萸少一人。
重陽節時,古人還有插茱萸的習俗。古人認為重陽插茱萸可以避災消難。這一天,人們把茱萸佩戴在手臂上,或磨碎放在香袋里,還有插在頭上的。為的是“解除兇穢,以招吉祥”
重陽寄語
九九為陽,地久天長,
金秋時節,菊花盛放,
這就是最好的秋日。
王維說:
獨在異鄉為異客,每逢佳節倍思親。
楓葉如丹,思念更濃,
西安市糖酒集團在此祝所有人:
身體健康,萬事如意!